千难万险铸通途——路泽太高架TJ02标段项目钢箱梁全线合龙
2020年9月4日,在路泽太高架TJ02标段工地上,进行着秀洲路第7联钢箱梁的架设,现场施工人员精诚协作、紧密配合。 18点08分,最后一段钢箱梁架设完成,至此,由上海建工(江苏)钢结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建工钢构)承接的路泽太高架TJ02标段项目钢箱梁架设全面收官。
2017年6月,路泽太高架项目被列入国家交通运输部首批公路钢结构桥梁示范工程首位,也是浙江省首条被列为全国公路钢结构桥梁典范的工程。 据悉,路泽太高架快速路是采用中小跨径钢板组合梁结构的桥梁,TJ02标钢混组合桥梁长达5公里,用钢量达3.8万吨,相当于4座埃菲尔铁塔的用钢量,是目前国内最长的公路钢结构高架桥。项目主线钢板梁38联,匝道钢板梁2联,其中钢板梁标准跨径35米,最大单跨跨径达80米(也是目前浙江省内单跨跨径最大的钢板梁),最长联次为215米。项目采用“内场将钢板焊接成构件、现场利用高强螺栓连接成整体”的形式制作成钢板梁,其中焊缝总长度约200公里,相当于4座港珠澳大桥的总长度,高强螺栓总数量约50万颗。 自路泽太项目开工以来,钢板梁的制作施工始终是推进该项目建设的核心点。钢板梁制作施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钢板梁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预拼装、运输、架设、安装等工序,各道工序依次交替、环环相扣,犹如一个循环,每一道工序都是循环中的一个节点。经过上百次的协调会,钢板梁施工的各个环节也逐个得到疏通,逐渐形成了“以生产保运输、以运输促架设、再以架设倒逼生产”的良性循环。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路泽太高架项目钢板梁架设全面收官的风雨历程吧。 把好品质源头,多线并行 增强钢板梁生产“干细胞” 上海建工钢构承担着路泽太高架TJ02标3.8万吨的建设任务。 没有源头关键性的品质保证,钢板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是竹篮打水,没有后场持续性的生产供应,钢板梁架设的前场战线拉得再长也无济于事。为此,在整个循环中,钢板梁生产是源头性的、制约性的一个环节。除增加人工以外,“微改”创新也是提质增效的有效举措,上海建工钢构将生产线改造,形成从下料到焊接再到矫正的一体化流水线工艺,较传统分离式加工工艺,整体效率提升3至4倍。由于172万套剪力钉的焊接对工人有较高要求,工人的熟练程度也直接影响了生产效率,为此,上海建工钢构集中优势力量,抽调其他项目上经验丰富的剪力钉专业工人“支援”到路泽太TJ02标段项目,极大地提高了项目现场的生产效率。 加速产能升级,需要统筹好每一个细节,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有精良的设备、精干的队伍,还要有充足的物资保障,对于剪力钉、底中面层油漆等钢板梁生产配套原材,上海建工钢构在项目伊始便直接投入2亿元,一次性订购各类所需原材,同时安排专人至钢厂驻厂协调,缩短材料采购周期,充分调动厂内生产潜力,始终保障与产能匹配的原材储备量,以充沛的原材加强钢板梁生产的源头保障。 在生产高峰期,上海建工钢构该项目内场工人总数峰值达400多名,项目日产能峰值达650吨。 守牢运输关口,多路齐发 畅通钢板梁供应“大动脉” 钢板梁运输是连接钢板梁后场生产和前场施工的“生命线”,是保证钢板梁施工大干的“动脉血管”。钢板梁属超长、超宽、超重的超限构件(仅运输构件长度而言,有20米、27米、39米、40米多种尺寸不等),这一固有属性也决定了钢板梁的市区内运输只能在深夜进行。300多个日夜,路泽太TJ02标段项目风雨不怠,细致入微地保障每一次运输,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运输途经城市正常交通的影响,保障钢板梁供应“大动脉”畅通顺达。 项目主要钢板梁生产基地位于江苏南通,而南通至项目工地,需要跨越江苏、上海、浙江三省,趁着夜色长途奔袭500多公里,历时48小时,才能最终到达架设现场。每一辆运输车辆都需要提前取得一张三省交通运输厅同时审批通过的运输许可证方可上路,审批时间最长达到15个工作日,每一张运输许可证需的有效期仅为1个月,每个月都要进行更新。 为持续维系钢板梁供应的“生命线”,保证前场“有梁可架”,常态化大规模的夜间运输、深夜护航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保障运输途中的安全,在第一个月的试运输阶段,公司项目部和监理单位、业主单位、沿线交警、路政单位进行了多次夜间运输演习,以规范的引导和高效的协调进行着一次次“教科书式”的护航操作。在常态化护航中,项目部通常会安排两辆护航车辆,一辆在前方“开路”,在遇到转弯路口时及时做好警示、协调、封路、临时改道等工作,并与运输司机实时沟通,确保几百米的运输车队“短时间、高效率、快通过”,最大化减小对交通的影响,另一辆则在后方“垫后”,做好后方车辆避让、绕行等的警示工作。 扫清推进“路障”,多点开花 掀起钢板梁施工“大会战” 前场架设是钢板梁长途奔袭的最后归宿,也是打造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的展示窗口,是整个钢板梁施工的“牛鼻子”。项目钢结构桥梁沿原有路泽太一级公路进行施工,施工工况复杂,受施工条件限制严重,其中涉及跨河流施工13条(面临老桥承载力不足等问题)、跨交叉路口施工18个、特高压线下施工1联、机场枢纽处新建匝道干扰施工2联(面临架设空间狭窄等问题)及路面工程交叉施工的全线干扰等。上海建工钢构的建设者们以智慧、勇气与韧性去直面问题、迎击挑战,持续掀起全线钢板梁施工“大会战”。 重点工作就要重点抓,就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去促落实。在项目部的墙上赫然贴着2张1.5米×3米的钢板梁作战图,每天有新的进展,施工经理就会对相应的表格进行填涂。为持续抓好钢板梁工作,项目形成“一日一汇报”、“一周一例会”、“一月一考核”制度。在周例会上,各单位主动把近期出现问题“摆上桌面上、暴在阳光下”,列出问题清单同时,会定下业主、施工、监理、分包单位四级的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并逐条找出对策,从而实现逐项对账销号。 面对复杂的施工工况和严重的条件限制,全体建设者凝聚集体智慧,集中攻坚力量,在有关部门帮助下,在专家教授指导下,在沿线百姓支持下,对摆在钢板梁推进路上一道道“路障”进行各个击破,并一一予以扫清。 以49联架设为典型的匝道干扰施工问题为例。机场枢纽处墩柱密布、匝道交错,导致施工空间狭窄,严重制约钢板梁正常的架设。上海建工钢构建设者们通过严密计算和可视化分析,调动3台吊车以“空中接力”加“空中转体”的方式实现钢板梁大构件的“绣花针”操作,最终于2020年5月19日完成架设。
构筑比武赛道,多方同竞 注入钢板梁攻坚“新动能”
饮晨曦寒露,迎月明星稀,和吊机共舞,与安全同行。在施工高峰期,全线实施“白班+晚班”模式,据统计,上海建工钢构最高峰时共设立2个工作面,5台大型吊车、2个架设班组和2个高强螺栓施拧班组,工人数量共计96人,创下了完成3跨12钩,约515吨的架设记录。
|